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集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在夜空中缓缓绽开。焰火消失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守卫边境。作为家中的第二代护边员,巴依卡在近40年的戍边生涯里,为边防官兵指向带路、巡边护边,行程超过3万公里。近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2009年,57岁的巴依卡将巡边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拉齐尼。2021年1月,拉齐尼在喀什因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后来他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巴依卡
天干地支。古人利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按地支顺序,寅在卯前,如成语“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丁是丁,卯是卯”则表示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一点不马虎。“甲子之年”指六十岁的年纪。“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更长梦短”形容思虑不安,彻夜难眠。“更阑人静”指深夜一片寂静。古代历法中“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因而用“朝菌不知晦朔”形容寿命短。 日月运行。“圭臬”是古
不足一寸的核舟,王叔远却能雕刻出众多的人和事物,可谓匠心独运。而在魏学洢笔下,这众多的人和事物却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得以展现,这得益于魏学洢深入细致的观察,再辅以生动细腻的描写。 [☆精致描绘“核舟”] [精彩在线]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含英咀华] 这段话对核舟上的小窗进行了详
【请你思考】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盖大苏泛赤壁云。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考点轻松掌握】 古代汉语里,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某种比较固定的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准确理解句意,更不能很好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子。通常
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③,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有删改) 注释①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②邑令:县令。③物色:察看;观察。 考点必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令怪之_____________ 技
一、课内跟踪 基础锤炼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3分) (1)径寸之木( ) (2)罔不因势象形( ) (3)八分有奇( ) (4)尝贻余核舟一( ) (5)其两膝相比者( ) (6)绝类弥勒( ) (7)矫首昂视( ) (8)神情与苏、黄不属( ) (9)诎右臂支船( ) (10)
1.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 A.《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 B. “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 C. 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
2版 《右溪记》 1.A(两个“西”均为“向西”。B项中两个“为”分别为“连词,表原因,因为”“动词,修筑”;C项中两个“命”分别为“命名”“命运”;D项中两个“名”分别为“形容”“有名”。) 2.(1)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2)把这些文字刻在石头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参考译文】 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