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马克思在无产阶级运动受挫时所作的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说,其深邃的思想与隽永的语言,至今仍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演说,他在这篇悼词中概述了马克思生前的功绩,深切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本期,我们将深入学习《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这篇演讲稿,并了解演讲稿的主要特性。 思维纵横 深远的声音 ——《在〈
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后,就一见如故,开启了长达一生的伟大友谊。《共产党宣言》正是这两位导师伟大友谊的光辉结晶。马克思擅长理论思辨和分析,善于辩论,措辞犀利;恩格斯则实践经验十分丰富,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了如指掌。他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 品读1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病逝,葬在英国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底
学习任务一: 课内巩固 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完成1~3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运用比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彻底。 B.第2段通过对比揭示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 C.第3段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第4段提出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 2.这篇演讲多处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深
初读林卿《与妻书》,涕泪满衣,出门大笑问苍天,何苦留悲痛于人间。哀情已近嘴边,竟不可语。特改《琵琶行》,聊以意映与林卿,愿以此鉴吾之真心,名曰《赠别离》。念易动,何能不意动?赠别离,又可憎别离。 初闻林卿先吾去,吾于泣中赠别离。奈何两世不相通,独守空房泪沾衣。天下谁能知吾心?文字冰冷不能语。 问君怎可横下心?忍将吾遗乱世中。故园三两梧桐树,而今树在房已空。侬苦教吾知汝意,身作人妇何可依?我欲乘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顺着弯弯曲曲的小巷涌进了整个小镇。绯红的云霞下,小镇被淡淡的炊烟簇拥着,如仙境一般在阳光、炊烟调和而成的曚昽的橙色中静静摇晃。此时,镇东的一座大院里准时传出了“窦娥”悠悠的哭诉声。 镇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黄昏时分沉浸在亦欢的吟唱中。不论寒暑,亦欢都要在院子里练上一两个时辰,清脆的嗓音在夕阳中荡漾,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好渗透在这黄昏时分特有的安逸的氛围里。这是住在大院子里的人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