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的交汇点上,奏疏与书信不仅是沟通君臣、士人之间的桥梁,更是思想交锋、理念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们以文字为媒介,承载着作者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以及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在众多传世之作中,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与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尤为耀眼。本期,我们将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感受其中寄托的政治理想与思想锋芒。 思维纵横 奏疏中寄托政治理想,书信里潜藏思想锋芒 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历史长河中从不缺少举火者。商鞅在南门立木取信,王安石在田垄间抚摸青苗,张居正在紫禁城里挥动长鞭,谭嗣同在菜市口践行了“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誓言。今人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天幕下回望,改革者的孤灯已汇成银河。当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果实时,应当记得这些星辰的光辉,曾怎样刺破蒙昧的黑暗,为后来者照亮前路。变法者的灵魂永远年轻,他们举着火把站
学习任务一: 课内巩固 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1~4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握 B.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作为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盘:快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A.何必劳神苦思 B.择善而从之
2025年初,不少青岛居民发现,新的公交车“缩水”了。换新的约500辆公交车中,大型车辆占比进一步下降,新上线最多的是7米长车辆,最小的公交车甚至只有6米长,这类小型公交车被亲切地叫作“宝宝巴士”,可在常规公交车无法通行的街巷轻松穿梭。 公交“瘦身”,早已不是新闻,很多城市都在尝试让公交车“由大变小”。比如深圳于2024年初推出的“蓝海豚”小巴,招手停车、按铃下车,杭州萧山区江南科技城也推出类似
2025年1月,一条关于菜市场“梵高”大爷故事的视频走红网络。这位李大爷来自山东台儿庄,他1岁时因发烧导致智力受损,却在12岁时喜欢上了画画。如今,他一边在菜市场卖菜,一边卖画,60多年来,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李大爷1岁时不幸患病,生活困苦。12岁,他在邻村看到别人画画,回家后没有纸笔,便拿起树枝在地上画、在墙上画。作为一名智力障碍人士,他在绘画上的自学之路,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但李大
“戴上之后,感觉像是有人在拉着我,上山科技感满满!”一名游客健步如飞地攀登泰山引来周围游客纷纷侧目。他身着的登山助力机器人,类似科幻电影中“机械装甲”的神器,该机器人于大年初二首次在泰山景区内试用。 据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登山助力机器人是一款帮助游客攀登泰山的外骨骼机器人,同时也可广泛应用于登山、健身、跑步、日常行走上楼等生活和工作场景。机器人自重仅1.8公斤,运用先进的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