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4月份,受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冲击,全球资本市场出现显著调整。本已步入上升通道的A股市场,其节奏也受到扰动。 特朗普此次发起的关税举措,并未达成如美国制造业回流、美股上涨、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强等预期效果。相反,政策的不确定性致使资本从美国外逃,美元指数大幅下跌。 观察美国股市,自2008年以来,已历经长达十余年的牛市行情,整体估值现已回归正常水平,部分科技公司的估值更是明显偏高。此时的美股,已
我们认为3月财政支出数据体现了较为明显的逆周期调节的特征。尽管1-2月经济开局表现并不弱,但考虑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可能对外需形成的影响,财政支出维持了积极力度,是一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背后的重要原因。财政补贴之下“以旧换新”相关消费增速表现亮眼,债务置换工作的快速推进和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改善助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民生领域的相关支出维持较高增速对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速起到重要作用。从一季度财政节奏来看,
财通证券:有“底线思维”,有“预案”。会议将国际经贸斗争与国内经济工作并列,强化底线思维以应对外部冲击,当下已经提前做好各类预案和储备政策,当然这不代表所有储备政策都要马上出台实行。会议认为应对外部冲击的抓手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即稳定发展国内经济。具体提出“四稳”,其中稳就业和稳企业在前,这也是经济从供给端对应的思路,而稳市场和稳预期在后。政策力度加大,态度更加积极。一方面,政策力度加大。
华泰证券:往前看,4月关税政策落地或对出口带来扰动,二季财政政策进一步宽松必要性提升。同时,财政收入增速能否企稳是财政扩张更有持续性的关键。考虑到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对出口的影响或将在今年二季度集中显现,全球经济增长亦可能在二季度放缓,有必要保持财政政策宽松以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潜在影响,夯实一季度以来内需回升的基础。今年两会财政政策表观赤字率和赤字规模高于去年,广义财政新增总融资规模达到13.9万
4.8%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9.9%和8.4%;第二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3.8%和5.0%。 3.1%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21日,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2024年11月以来,两个期限品种LPR
编者按: 关税博弈背景下,近期A股一度出现大幅震荡行情,多家央国企和行业龙头响应号召,发布新一轮的大规模回购方案,获得股民和机构的欢迎,促进A股估值回到合理区间。这也标志着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以来,A股公司初步建立的市值管理和回购机制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通过回购并注销提升每股价值的市值管理理念正在扎根A股。 从规模上看,在2024年A股回购总额同比增长超八成的基础上,2025
美滥施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剧震,美出现股汇债“三杀”,市场对未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加剧。面对金融市场的剧震和关税政策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美联储并没有及时行动,而是选择了观望。 4月1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了演讲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使美联储在“控制通胀”与“支持经济增长”之间陷入两难境地。鲍威尔还否认了投资者押注的“美联储看跌期权”,他指出,市场希望美联储出手平息波动
在经历了4月初关税冲击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剧震之后,近期全球市场渐渐平静了下来,A股也逐步收复了4月7日的跳空缺口,上证指数重新回到3300点附近。 当然,市场短暂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关税冲击的风险已经过去。这种平静更像是刚刚遭受暴风骤雨后的一次“歇脚”,投资者摆脱了前期的情绪宣泄和恐慌,逐步进入了仔细评估后续影响并做出正确投资安排的阶段。 美滥施关税对未来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冲击已经在所难免,但冲击有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和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表,数据反映出在全球经济及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中外利率倒挂等多重因素下,中国国际收支和对外投资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 外汇市场调节能力增强 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占GDP比重2.29%,较2023年回升0.8个百分点,维持在合理均衡水平,经济延续内外均衡。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
本周,沪综指无视美股的特朗普冲击,继续以小碎步的方式缓慢上行,市场信心明显修复。 美股暂喘息 A股更稳健 周二和周三,美元指数累计上涨1.59%,标普500上涨4.22%,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最多下跌158个基点至3.58%,一改此前美元、美债和美股三杀的惨状。市场情绪何以逆转?答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改口称“无意解雇鲍威尔”,而非此前的放话“越早走人越好”。 关税战乱象频现,将
当前正处在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阶段,钢铁、传媒等行业一季度业绩亮眼。 一季度经济数据向好已披露A股财报积极 一季度宏观经济呈现修复趋势,3月全国制造业PMI录得50.5%,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线上运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生产、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均继续回升,内需相对外需增强。 另外3月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加力、财政支出节奏加快,社零增速由4.0%上升
中美贸易争端降温的希望点燃了市场的乐观情绪。特朗普本周初表示不打算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会大幅降低对中国的关税。 之后,美股市场连涨三天。谷歌最新发布的财报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谷歌第一季度营收9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345亿美元,同比大涨46%。均高于市场预期。 黄金价格也在一度触及3500美元后大跳水,但是机构仍然看好黄金未来的走势,表示“正如大海不会一波
今年以来特朗普的关税问题一直是搅动全球市场的最大扰动因素。不仅股市、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巨大,宏观经济增长预期也不得不随之变动。关税问题将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又如何影响行业发展? 针对关税的种种问题,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和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4月11日进行了解读,并就市场普遍关心的10大问题给出了看法。 关税会对哪些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闪辉的研究,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多是机械设
在美国发起“对等关税”之后,国内轮胎企业积极应对,以稳定2024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面对关税战,中国轮胎企业正通过“产能出海+技术升级+市场分散”组合拳化解冲击。近日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等多家头部轮胎企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关税应对举措,通过在东南亚与北美建厂、供应链本地化等方式,部分企业已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对冲关税风险。 事实上,近年来,赛轮轮胎、森麒麟等轮胎厂商在海外市场
截至4月23日,在Wind 17只光模块概念股中,有15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财务报告或业绩快报。统计数据显示,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光模块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8%,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具体公司上,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公司实现了业绩翻倍增长。其中,中际旭创的归母净利润占行业标的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的45%。 光模块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长122%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
过去的2024年,光伏产业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内卷”现象严重,年度业绩出现同比下滑或由盈转亏的公司不在少数。面对考验,多家行业龙头在四季度主动宣布“控产减产”,在携手抑制低价竞争的同时,也积极将产能布局向全球更大范围铺开。在一系列自救努力之下,光伏企业2024年四季度单季业绩出现了向好迹象。 2024年是光伏产业的周期低谷 光伏产业链的景气下滑始于2022年,彼
在美国加征关税因素的扰动下,全球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剧烈。在A股市场,电子行业公司在发布相关公告以外,还积极回购公司股票,以稳定市场行情,并向投资者传递出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4月7日以来,东山精密、晶晨股份、炬光科技、三安光电、光峰科技、三环集团等电子公司均发布股票回购预案,其中东山精密已经进行首次回购。 电子公司积极回购股票晶晨股份回购资金在5000
4月1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体育金融服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扩大体育消费,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4月14日,体育概念股集体拉升,康利源、舒华体育、兰生股份、泰慕士、通达创智等多只个股涨停。体育强国建设也让体育概念股加速释放活力,体育服饰、AI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收盘,葵花药业的总市值约为100亿元,珍宝岛的总市值约为100亿元,哈药股份的总市值约为85亿元,誉衡药业的总市值约为55亿元,人民同泰的总市值约为43亿元。从市值来看,或许前三者可以划为第一梯队,后两者可以划为第二梯队。 书面回复时,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目前在这一板块中,综合分析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相对来说还是哈药股份更好一些,尤其它的成长
当前,随着新能源车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充电桩分布不均、车桩比过高的矛盾凸显,大力推动完善充电桩产业发展,将有效解决消费者顾虑从而促进新能源车进一步渗透。数据显示,在新能源车高增长下,充电桩行业景气度持续旺盛,多数公司实现了业绩增长。 充电桩产业高景气度延续 近年来,在我国政策持续鼓励下,不断优化的整车性能、成本经济性及快速迭代的上市新品,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持续提升。据乘联
受益于全球航空租赁市场的紧俏行情,渤海租赁在2024年不仅实现总营收384.31亿元,同比增长14.12%,且股价也大幅上涨76.17%。在股价上涨期间,多位股东选择高位减持。近几年,渤海租赁一直未能现金分红,投资人期待上市公司能够通过引入战投或分拆资产等方式,加大市值管理力度。 大额商誉减值影响渤海租赁业绩表现 4月3日,渤海租赁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总营收384.
在近期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4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中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762.7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4050.9亿元,同比下降0.9%。以上三项指标与2023年相比,分别高出8.6、4.0和15.3个百分点。 不过,工业端传导到CXO仍然需要一定时间,造成CXO业绩复苏相对于工业板块的普遍滞后。虽然主要赛道
多空双方进入白刃战阶段 主持人:这A股指数很坚定啊,至今都没出现过大的波动。且热点板块持续性都不错。泛舟有没有发现,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老问题,两市成交量较小。 泛舟:成交量小有利有弊。不好的地方是,市场热点无法扩散,指数无法强攻。这周两市成交金额日均几乎在10800亿元左右徘徊。这个量能照顾一到两条主线足够了,同时还能兼顾一两条辅线。这段时间,市场只有一条半最硬的主线。一条就是消费,从4月初一
近日,科大智能(300222.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公告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7.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003.53万元,同比增长154.79%,相较上年度实现扭亏为盈。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较上年大涨387.48%。报告期内,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及新能源场景应用的快速扩大,智能配用电设备刚性需求持续
中国品牌正经历着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蜕变。前有中国李宁系列成功塑造高端国潮形象,比亚迪王朝系列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文化符号,后有Tik Tok短视频模式影响全球,《黑神话·悟空》《哪吒》惊艳世界,Deepseek吹响国产大模型崛起号角……中国品牌正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创新的方式,在全球市场建立更强的品牌认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故事”,张裕(000869)无疑是这一蜕变的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在AI助推下,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汽车智能化加速,行业整体有望持续步入上行周期。该背景下,作为全球前十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韦尔股份(603501.SH)紧抓市场机遇,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产品持续导入、汽车智能化渗透加速等因素驱动下,公司交出年度亮眼成绩单,可持续发展动能愈发充沛。 据韦尔股份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
4月19日,纳睿雷达(688522.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公告显示,2024年全年该公司共实现营收3.45亿元,同比增长62.5%;实现归母净利润7661万元,同比增长21%。报告期间,随着水利测雨雷达和气象探测雷达领域产品销售业务的持续放量,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纳睿雷达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5819.04万元和2166.56万元,同比增
在数字经济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当下,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种深度共生的良性循环。而且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宛如经济增长的“双核引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不断为金融发展注入全新的动能,催生出更多元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模式;而金融的有力支持,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协同演进,共同构筑起现代经济体系的
一贯奉行“开发+经营”双轮驱动的大悦城(000031.SZ),正通过商业地产版图的持续扩张,不断完善“城市运营与美好生活服务商的战略”的定位。 4月19日,大悦城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91亿元。开发业务方面,大悦城全口径签约金额369亿元,销售规模排名较2023年提升6个位次至行业第23位;公司经营业务版图持续扩大,购物中心、写字楼与产业地产、酒店与长租
截至4月22日,在申万94家消费电子公司中有10家公司抢先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其中歌尔股份的业绩规模居首。同时,歌尔股份在研发费用规模也领先同业,今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增幅高达32.83%。目前,歌尔股份正在积极推进5亿元~10亿元的回购计划,而大股东歌尔集团在早前也完成了一笔10亿元的增持。种种信息显示,歌尔股份的管理层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释放出公司估值被低估信号。
4月15日,全球知名评级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平安银行以其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的卓越成绩成功入选该年鉴,成为国内银行业仅有的两家入选企业之一。这标志着平安银行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实践成果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彰显平安银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管理的前瞻视野,以及在接轨国际标准方面
近日,智飞生物(300122.SZ)披露2024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60.70亿元,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2024年,在行业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下,疫苗行业内企业业绩普遍承压。据悉在此大背景下,智飞生物保持战略定力,潜心研发并深挖市场潜力,并通过对资源配置进行动态优化,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2025年一季度已显现出积极反馈。据一季报披露智飞生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实
4月24日,中国红枣行业龙头企业——好想你(002582)对外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一季报。公告显示,2024年,好想你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公司成功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0.61万元,同比增长216.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07.75万元,同比增长167.39%。 据此
4月24日晚,中源协和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营收整体和去年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亿元。作为干细胞行业最早的上市公司,中源协和持续深耕细胞治疗与体外诊断领域,公司的VUM02和VUM03注射液已有9项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IND)获批,临床试验不断推进;体外诊断业务(IVD)通过“原料国产化+设备智能化”双轮驱动,推出全新设备与检
4月23日,作为国内稀土行业独具特色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盛和资源(600392.SH)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在主要稀土产品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7亿元。 为回报投资者,盛和资源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5亿元(含税)。至此,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
4月18日,蓝宇股份(301585.SZ)发布了2024年年报。 财报显示,2024年蓝宇股份营收利润双增。其中,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24.72%;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44%。此外,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83亿元,同比增长8.34%,财务状况稳健。ROE为20.80%,处于较高水平,资产盈利能力良好。 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蓝宇股份在2024年展现出较为良好的资产
4月18日,千方科技(002373.SZ)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49亿元。 基于智能交通行业由“大建设”到“大运营”的未来趋势,千方科技积极进行业务调整,持续深化“AI+交通”和“交通新能源化”两大未来增长引擎,通过战略聚焦、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展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转型决心。 凭借在智能交通领域和诸多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通过新业务布局为长期发展注入动能,千方科技将进
随着商业团队在创新药推广和医院准入工作的稳步推进,公司创新药替戈拉生片的市场份额已显著提升,2024年底进院数量同比激增130%,快速抢占终端市场。 4月21日晚间,罗欣药业(002793.SZ)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11.99%,实现归母净利润-9.65亿元,亏损原因主要系创新药推广长期且复杂,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同时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部分资产计
4月24日晚,拉卡拉(300773.SZ)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和2025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拉卡拉实现营业收入57.59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5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8.99亿元,同比增长137.79%。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 2024年拉卡拉扎实推进“推广数字
截至4月23日,大部分A股上市银行已经发布2024年财报。其中,常熟银行表现出色,有几项指标名列前茅。譬如,常熟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位列已发布2024年年报的银行首位,达到14.15%;净息差为2.71%,是唯一一个净息差超过2%的上市银行,远超行业同期的1.52%平均值。 自2016年上市以来,常熟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报披露,公司
截至3月末,已有23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根据23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信息,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银行间分化持续,部分银行盈利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大中型银行中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较快,分别为23.3%、4.7%、2.6%,区域行中增速较快的有青岛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分别为20.2%、16.2%、11.3%)。 拨备
2024年9月末至今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当前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股基成交额同比高增,两融余额继续增长。2025年以来股市延续震荡回升格局,债券收益率先升后降,自营投资收益率具备韧性。随着“国九条”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地,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化,IPO 与再融资规模有望延续修复趋势,投行业务收入也有望逐步修复。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热度下券商业绩增速有望保持高位,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券商业绩仍具备较强支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或许是受益于在管基金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张坤在管基金重新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了608.22亿元。从最新截至4月21日的业绩来看,其中暂时表现最好的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的5.37%。就以该基金的最新十大重仓股为例,具体包括招商银行、阿里巴巴、贵州茅台等9只上一季度重仓股仍然在列,仅有的一张新面孔是山西汾酒。 不过该股长期在易方达蓝筹精
2024年底,由汇川技术(300124.SZ)分拆出来的控股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的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通过此次IPO,联合动力拟募资48.57亿元用于投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动力是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背后的电驱供应商,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
4月3日,IPO企业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源集团”)通过上市委会议,目前提交注册。作为一家外销比例比较高,特别对美国销售不低的企业,“对等关税”和汇率波动的问题对公司的业绩有一定影响。在招股书中,公司表示:“未来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深,或相关国家贸易政策变动、贸易摩擦加剧,可能会对公司境外产品销售产生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未来经营业绩。” 全球最大的HMB供应商
根据香港联交所网站信息显示,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而言,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同时在2024年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遇见小面在2022年至2024年的总商品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最高。 此次IPO,遇见小面拟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近日,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证监会通过。自2023年2月上交所受理其主板IPO申请起,至今历时已2年多。 华之杰此次IPO拟募集资金4.86亿元,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对于项目的实施,华之杰表示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顺应产业变化趋势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推动公司在智能开关、无刷电机
沪市/深市主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融资统计(4月18日~4月24日)
融券统计(4月18日~4月24日)
券商最新研报荐股一览
一周行业指数及重点行业个股表现(4月21日~4月25日)
一周市场热点及重点板块个股表现(4月21日~4月25日)